扬子晚报:“家门口”的“医靠” 托起稳稳的幸福夯实全民健康基石 江苏阔步向前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4-12-25
(扬子晚报:2024-12-16)
“家门口”的“医靠” 托起稳稳的幸福
夯实全民健康基石 江苏阔步向前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是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调研时提出的重要论断。病有所医,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是老百姓的期盼。江苏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下功夫,不断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难点堵点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逐步成为现实。
“满天星”聚成“一股绳”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重构基层医疗服务圈
东台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鲜明的数字化、信息化特色闻名,打通了医疗机构之间的“围墙”,有力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村,大幅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就医获得感,这也使东台成为全国各地前去学习的改革之星。
在东台,村卫生室能采血、做心电图,乡镇卫生院能拍CT或扫核磁,能进行诊断和开药。之后,市级汇总大量的处方和影像资料,依靠强大的数据信息技术进行对下指导、统一质控,不仅让患者方便就医,更是保障了医疗安全。
在东台市数字健康驾驶舱,审方中心、影像云诊中心、药物配供中心、健康随访中心等十大中心,正源源不断接收基层上传的各类数据。其中,审方中心覆盖全市432家基层医疗机构,日均审方1.3万张,将全市处方合格率提升到了90%以上;药物配供中心借助“互联网+”,将全市药品供应连成“一张网”,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站)的医生可以直接开到龙头医院的药品,东台市人民医院的药房就是中心药房。
“以前去一趟市医院,还要额外多花几十块钱,现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开药,太方便了。”梁垛镇临塔村村民郁阿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每月都要往返市医院几趟。现在村卫生室线上开具处方审核合格后,药物配供中心线下调配,药物会在当天通过专业物流公司送到村镇,无需群众来回奔波。
2019年,江苏省从顶层设计出发,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域医疗机构从过去分散的“满天星”,汇聚成“一股绳”。2023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基层卫生条例,依法保障和推进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
“家门口”的医院强了,老百姓看病不用纷纷挤大医院,随之带来的是合理就医秩序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江苏加快完善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目前全省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比例73.09%,县域就诊率94.54%。
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落地生根”
把患者“找”出来“管”起来
如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把预防真正落实到医疗服务之中?江苏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医防融合服务模式正加速形成。
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卫生院担负着辖区3.1万名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在武进区疾控中心的支持下,寨桥卫生院以辖区内常见病和多发病为重点,探索开展“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筛查和健康干预项目”“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项目”3个医防融合项目。慢病防控是疾控中心的传统强项,医防联合体成立后,通过“以项目促医防融合”的机制,双方的联合找到了结合点。
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疾控中心有相关患者的资料。利用疾控中心的数据,加上家庭医生团队的入户调查,有效提高了高危人群筛查的效率。70岁的孟阿姨就是被挂职的疾控专家“锁定”了的重点人群,在家庭医生的建议下,她在寨桥卫生院进行了无痛胃肠镜的筛查,为她做胃肠镜的是来自常州二院的专家。“肠镜查出了一个1.5厘米的息肉,当时就给我处理掉了。”孟阿姨说,“现在我就后悔胃肠镜做得太晚了,回来我劝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去做一下。”
医防融合不断提升百姓健康获得感,医防体的模式也不断在省内推广、复制。江苏确定了50家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单位和47家备选建设单位。重点围绕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并逐步扩展至房颤、慢阻肺等慢性疾病,采取适用于基层机构的统一、规范、简便易行的一体化慢病筛防策略,提高基层慢病管理服务水平。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魏丽君说,慢性病综合管理比药物治疗更重要。慢性病管理中心不仅有全科医生,还有专科医生、专科护士、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等,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另外,通过“超能家医”小程序赋能慢性病管理,让更多慢性病患者“有人管”。
“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
结对帮扶、巡回医疗,“双向奔赴”结硕果
要想做到医疗资源真正的均衡发展,不能靠外部的“输血”,培育基层医院自身的“造血”能力方是长久之计。
2023年4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组织16家帮扶医院与20家受扶医院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旨在补齐当地医疗领域的短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造血式”帮扶,让许多县级医院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资源。
“家门口的医院‘强’起来,我们不用再来回奔波折腾。”在给淮安市肿瘤医院(淮安市淮安医院)送来锦旗时,周先生很是感慨。周先生65岁的岳母因咳嗽、后背疼,发现肺结节。“听说县医院有省肿瘤医院的专家长期坐诊,我们就来就诊了。”周先生说,接诊他们的正好是省肿瘤医院派驻副院长彭伟,彭伟判断可能是肺早癌,立即发起MDT(多学科诊疗),影像科、肿瘤科、胸外科、放疗科等9个科室12位专家都来了。“有省级大医院专家‘保驾护航’,我们很放心。”周先生说。
自2023年江苏省肿瘤医院与淮安市肿瘤医院结对帮扶以来,在两家医院的共同努力下,“大病不出县”渐成现实。经过“师傅教”“自己练”,淮安市肿瘤医院重新被认可,不仅当地病人回流,甚至连云港、徐州以及邻省安徽的患者也慕名而来。
“坐着轮椅从乡镇进城太不方便,专家直接到我家里给我看病,真是太好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今年10月中旬起,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在省内组织开展巡回医疗工作。18支省级医疗队赴苏北5市18个县区开展巡回医疗工作,市级医疗队由各市组织安排,做到辖区内县(市、涉农区)全覆盖。下乡入户,用脚步连接居民的健康之路;会诊抢救,为疑难危重症畅通“生命通道”……优质医疗资源“沉”下来,医疗服务“动”起来,让百姓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巡回医疗不仅使患者获益,也帮助县级医院提高了技术水平。苏大附一院医疗队此次巡回到灌云县。根据前期调研,当地有不少老年人都饱受前列腺疾病的困扰。专家们带去了高精尖医疗技术,指导灌云县泌尿外科医师团队开展“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还通过集中授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形式,提高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疾病规范化诊疗意识和临床技术水平。
牵挂“一老”,呵护“一小”
养老托育两不误,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圈”
“一老一小”是一个家庭需要守护的两端,牵动千家万户,关乎百姓生活。
在无锡惠山区藕塘社区服务中心的院子里,医生不用走出医疗综合楼,只需穿过一条走廊,便进入了藕塘护理院。藕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藕塘护理院院长许光清介绍,护理院通过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享医疗团队和医疗设备,让需要长期卧床等的老人获得一体化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如果老人有医疗需求,可依托医共体,转运至上级惠山区人民医院。目前,该护理院已接入医保,本地患者还能享受长护险等报销政策。作为江苏省首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嵌入公立护理院的新型医养结合护理院,藕塘护理院有效破解“看病的地方不养老、养老的地方不看病”的难题。
不少有心人发现,无论在社区还是企业园区,有些房屋上陆续多了些色彩斑斓的儿童画——托育机构已逐渐嵌入。为解决年轻家庭“带娃难”,近年来,江苏将促进托育服务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南京、无锡、苏州三市入选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数量列全国第一。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家门口”的托育机构颇受妈妈们的欢迎,江苏多地通过发展医育结合、智慧托育等新业态,让“最柔软的群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科学养育与照护,助力全生命周期的人口高质量发展。
看病难度降下来,民生温度升上去。江苏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深刻内涵,将健康福祉惠及千家万户。展望未来,江苏将继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水平,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卫生健康力量。
原文链接:http://wjw.jiangsu.gov.cn/art/2024/12/16/art_7291_114476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