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儿童的听力障碍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2-08-06
在人的感官中,听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和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时代,听觉更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必要环节。研究证明,6 个月到3 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的听力障碍将直接影响儿童的言语发育,严重者可致聋哑。由于儿童不能明确地表达或不懂表达,因此常常错过了最佳的治疗和言语学习时期,而影响一生。那么,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儿童的听力发育、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呢?可以留意孩子以下的一些危险信号:
1 .呼之不应或反应下降
不同时期的婴幼儿对声音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比如惊跳、 眨眼、 头或身体转向声源等, 如果发现孩子对声音无反应或反应下降; 若在与孩子交谈时,孩子经常问“什么”或“你再说一遍”,表现出没有听清的状态,或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2.说话晚或吐词不清
大部分孩子的言语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 新生儿 1个月能哭, 4个月可大声发笑,咿呀作语,5至6个月 发出单调的音节,7~8个月以后可听见别人说话并模仿发声,9至1 0个月 的孩子能懂几个较复杂的词义, 如“再见”等,11至12个月 的孩子能说出其中单音节词,1岁半能正确说出一些有意义的词如“饭”“袜袜”,2岁时见不同的人会区别称呼, 如“阿姨”“叔叔”,3岁时会说短的歌谣,4岁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愿望。如果发现孩子明显的言语发育迟缓或吐词不清,家长不应偏信“贵人语迟”。除关心孩子智力发育和发音器官外,同时需注意孩子听力问题。
3.经常无故跌倒
3 岁以下小儿不懂表达其眩晕的主观感受,如果您发现孩子常常无故跌倒,就需引起注意。在排除小脑肿瘤等疾病后,需请耳鼻喉医生协助诊治。内耳畸形、梅尼埃病等多种疾病可引起听力下降伴眩晕。
4.经常说“耳朵嗡嗡响”
“耳朵响”在医学上称为耳鸣。往往很大一部分耳鸣患者都伴有或多或少的听力下降。 而中耳炎、耳毒性药物中毒等很多原因可引起耳鸣,不容忽视。还有,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听人讲话时喜欢盯着对方嘴巴看,看电视喜欢把音量调得很高,上课时回答问题经常答非所问,成绩下降等,这些都是听力障碍的危险信号。
尽管家长十分关注,仍然会遗漏部分听力损失的患儿, 特别是轻中度聋及单侧耳聋的患儿。因此,按期的听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儿童听力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引起重视。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208/t20220805_27868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