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餐饮调研网!

  • 当前位置: 首页 > 餐饮舆情 > 正文

    北京市疾控中心精彩亮相“携手公益, 共创和谐”主题论坛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2-08-13

      

      350304446.jpg

      2022年8月11日下午,2022第四届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携手公益,共创和谐”主题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办,北京市疾控中心受邀参加,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实验室沈玲羽在论坛上作《平凡人不平凡的抗疫故事》主题演讲,这是中心在本次公益广告大会上再次精彩亮相。

      此次论坛是国际公益广告大会系列主题活动之一,围绕“携手公益,共创和谐”主题,探讨新业态下的和谐社会互帮互助的协同发展模式,倡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的同时,切实发挥政策引导、文化引领、社会救助等作用,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会美好家园。

      作为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的北京疾控人,沈玲羽从一名新疾控人的角度分享了她在疫情防控中成长的故事,用一线疾控战士的视角全景呈现了北京疾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直面病毒、甘于奉献、冲锋在前的精神面貌,以一名平凡的疾控人身份讲述着新冠病毒实验室那些绝不平淡的幕后故事,用她和她们的实际行动在践行着“守卫市民健康,我是北京疾控人”的坚定信念!

      沈玲羽在演讲中谈到,疾控人初心火热滚烫,担当淬火成刚,在一场战“疫”斗争中,疾控人承担着疫情报告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密接者追踪、疫情分析研判、实验室检测、病毒溯源、环境消杀、社区指导等等诸多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控制增量”这一核心问题。而作为实验室检测人员,方寸实验台就是疾控检测人的战“疫”阵地。

      沈玲羽首先讲到,2020年1月,为快速鉴定新型冠状病毒,她们在反反复复地实验、测试、改进下,成功建立了能在2-3个小时出结果的核酸检测方法,并对首都16家区疾控实验室开展检测技术培训。在新冠疫情初期,通过迅速建立的核酸检测能力,首都各疾控实验室成功鉴别上百名新冠阳性患者。

      “核酸检测”就像是哨兵,它能及时、机敏地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立即报告敌情,以便发现阳性,快速打出隔离、管控、密接追踪等一系列组合拳。“测序”、“疫情溯源”则更像是侦察机,高空作业、高瞻远瞩,俯瞰整个疫情战场,让我们有的放矢、未雨绸缪,了解疫情规模及行进趋势,进而从根源控制疫情扩散。

      早在十年前,传地所实验室便创新性建立基因组测序平台。运用此平台,2013年成功鉴定了北京首例H7N9禽流感,2016年成功鉴定全国首例黄热病和首例裂谷热病,2018年成功鉴定了北京首例H9N2禽流感,2019年成功鉴定了北京首例H5N6禽流感等等。凭借多年技术积累,他们在新冠疫情极早期成功建立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并在首都出现第一位新冠疑似病人后,最快速度应用到病人鉴定及基因组测序中。北京市疾控中心也成为了全国最早一批建立新冠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并成功应用的省级疾控中心。

      沈玲羽表示,“测序”“病毒溯源”科学精准,应用广泛。新发地疫情的成功溯源是首次在全球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冷链传播,海淀邮件疫情的成功溯源更是首次发现纸张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这些发现都为后续传播风险研判、防控措施制定和实施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更是给其它地区的新冠疫情防控提供了参考样本。

      她同时也讲到,仅仅这些经验还远远不够。为了验证物品表面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时间及传播风险,她们对木头、不锈钢、塑料等不同物体表面及水果、猪肉等食品表面涂抹病毒,比较不同天新型冠状病毒的存活情况及感染能力,研究发现: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在冰柜储存的肉类8周后依旧保持感染能力。她们还长期对不同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排毒情况及全球的新冠毒株的流行变异规律开展持续监测及研究。

      沈玲羽表示,看着身边业精于勤的疾控科研工作前辈,他们就像“疫”路上的一位位“隐形”战士,虽默默无闻,但舍身抗疫的大爱让他们闪闪放光。因为他们眼中护佑民众的福祉安康,就是每一位疾控人的使命担当。沈玲羽作为从业三年的疾控新兵,她被身边这些疾控工作前辈深深打动,看着他们尽管耄耋之年的双亲在期盼着归来,尽管中考在即的子女在想念中等待,尽管咿呀学语的幼童在需要着宠爱,尽管新婚燕尔的爱人在牵挂中告白,但大家从早到晚、再从晚到早,连续坚守和战斗在抗疫主战场。她会潜心向他们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为这份“上医治未病”的公益事业奋斗终身。

      如今,她更加笃定投身疾控事业的选择;未来,将紧跟老疾控人脚步,成为新疾控人的骄傲!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208/t20220812_27912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