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疆农村长出名贵中药材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3-09-24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苏璐萍
9月9日,看着村民们采摘的蓝蓟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驻皮山县阔什塔格镇阔什塔格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熊成说:“全部卖掉后,村集体收入能增加5万元。”
积极探索定点帮扶新路径,推动定点帮扶村产业振兴。2022年以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综合调配帮扶村现有资源,在阔什塔格村边缘的30亩集体耕地上,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的方式建立产业种植基地,种植蓝蓟花、蜀葵、香青兰等中草药。
9月9日,皮山县阔什塔格镇阔什塔格村,蓝蓟花在微风中摇曳。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王昕摄
蓝蓟是紫草科蓝蓟属二年生草本植物,用蓝蓟的干燥花入药,可以止咳平喘、健胃舒肝、清热解毒、清脑降压,对于治疗热咳痰喘、肺胃热结、食欲不振、头晕头痛、高血压等有很好的疗效,是维吾尔药常用药材。
“蓝蓟是一种名贵稀缺药材,主产伊朗,目前我们主要依靠进口。”熊成说,阔什塔格村距离皮山县城30多公里,四周群山环绕,降水量少,且常年受风沙侵袭,经济发展缓慢。作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怎么才能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他们想到了蓝蓟花,“这种花喜阳光,在瘠土里也能生长。”
通过组织中草药专家、中药民族药企业论证,阔什塔格村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完全可以尝试种植蓝蓟花。一旦种植成功,经济效益前景可观。
依托专业优势,今年,熊成带领党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从选种、种植、管护全程进行指导跟踪服务,在5亩地里种出了蓝蓟花。“下一步,我们请专家教村民种蓝蓟花,力争实现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肥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技术管理,推动村子种植产业基地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从而解决阔什塔格村人均耕地少、无高收入特色产业、村集体收入偏低等难题。”当日,看着微风拂过,地里泛着蓝紫色波浪的蓝蓟花,熊成计划着。
9月9日,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托万库木库勒村,在藏红花示范种植基地展示着当地试种的藏红花。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王昕摄
再过一个月,在距离阔什塔格村不远的科克铁热克乡托万库木库勒村,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投资800余万元建立的藏红花示范种植园,也将迎来花季。
托万库木库勒村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土地资源紧缺、自然环境恶劣。人均0.8亩地,种植核桃曾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经实地考察、科学论证,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决定从经济附加值较高、环境适应力较强的产业入手,藏红花成为不二选择。经过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两年的技术探索,2021年,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驻托万库木库勒村工作队具体组织实施,在科克铁热克乡建立了占地100亩、有100多座种植大棚的藏红花示范种植基地。
2022年,该示范种植基地常年雇用当地群众,集中采摘期可雇用当地群众300余人。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mtbd/202309/c75dfb4f0ac542c09030eb2d7be3042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