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餐饮调研网!

  •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陈惠青:平凡药师 不平凡的“热血”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4-06-29

      在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药房,有一位名叫陈惠青的平凡药师,他的身影并不起眼,但他默默无闻的善举却救助了许多人的生命,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陈惠青在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

      6月5日,和爱人孩子打招呼后,陈惠青就出发去省血液中心了,因为是单采血小板,他每次都要专门为了献血,腾出一个上午的时间。然而,这个献血的日子,在他和家人眼里,和平常日子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陈惠青知道,这天的午餐,爱人会多煮几个肉菜,给他“补一补”。

      今年是陈惠青献血的第17个年头。他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献血到不能献的那一天。

      

      

      闷声干大事的“热血达人”

      “领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证书的时候,蛮激动的,没想到一眨眼,就献了这么多了。”陈惠青说,献血早已融入他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直到领奖的时候,方觉已经捐献了不少。

      出生于1985年的陈惠青,是连江马鼻镇人,现在是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的药师。

      

      在药房工作的陈惠青

      据陈惠青回忆,他第一次献血时,还在上大学。“那时大二,其实对献血没什么概念,学校来了献血车,想着自己身体不错,献血也能救人,就撸起袖子献了血。”陈惠青说,因为献全血要间隔半年才能第二次献血,他渐渐就忘了这事。直到次年,出门玩的时候,见到熟悉的献血车,他才再次走上车,“可能是农村出身,比较淳朴吧,我小时候就喜欢帮助人,献血又是能救人的事,就想着能多做一次是一次。”

      

      陈惠青在药房认真核对每一个药单

      就这样,看着献血证越来越多,他越来越有成就感,献血也渐渐成为了他的日常。献全血6次后,他了解到单采血小板间隔14天就能再次捐献,心想救人的机会又多了一些,于是果断从献全血变成了单采血小板的“忠实粉丝”,哪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在意。

      

      陈惠青家中收藏的部分献血证

      虽然陈惠青没有定时献血的习惯,但作为O型血的他,长期关注省血液中心的官网,如果看到O型血紧缺,他就会毫不犹豫去献血。有时候接到省血液中心的招募电话,他也会二话不说就答应。

      同事们虽然知道陈惠青有献血的经历,但从不知道他竟是个“热血达人”,献血量这么多,还是个金奖得主,真是个“闷声干大事”的人。

      

      17年总献血量近万毫升

      “其实到医院上班后,我更坚定了要坚持献血这事。”作为药师,陈惠青常年在急诊药房和门诊药房轮换工作,特别是在急诊药房工作时,他常常看到救护车拉着重伤员来急诊科,他们有的出血严重,需要紧急输血才能挽救生命。这让他更明白自己的坚持,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保证自己随时能够献血,十多年来,陈惠青对自己的健康情况十分在意,他非常自律,平日保持运动,常常爬山、跑步,而且不抽烟、不喝酒。

      他的家里人也十分支持他,每次献血,爱人就会准备大餐,孩子也会对爸爸竖起大拇指。

      “孩子小的时候,我就常常把自己献血的照片给他看,告诉他什么是献血,献血的意义是什么。”陈惠青说,当孩子看到他扎针一点不害怕的时候,总夸好厉害。他说,这么做是希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让他从小树立献血救人的意识,更爱护身体,长大后也能献血帮助他人。

      

      “血液是可以再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让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江河。”陈惠青说,只要身体条件和时间允许,他会把无偿献血这件事一直坚持做下去。

      陈惠青不仅以专业的药学知识服务于病患,更以无私的献血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他也因此荣获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到目前为止,陈惠青累计献血28次,其中全血2400毫升、单采血小板37.4治疗量,总献血量近1万毫升,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

      

      来源:福建省血液中心、福州晚报


    原文链接:http://wjw.fujian.gov.cn/xxgk/gzdt/mtbd/202406/t20240624_647277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