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突尼斯医疗队外科医生的一天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4-11-18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我便被太阳公公叫醒了。7月,这突尼斯西迪布济德省的太阳公公似乎格外的严厉,当你正想着眯着眼再睡一会的时候,他便用炽热的眼光恶狠狠的瞪着你,似乎在告诉你:“今天是工作日,还是你的手术日哦,加油,努力!”于是我便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早饭过后,我便和队友们共同乘坐医疗分队的汽车来到了西迪省医院,然后各自前往各自所在的科室工作。每周的一、三、五都是我的门诊,周二、周四在病房和手术室帮忙,周五还是我的手术日,通常周五会安排三台肛肠手术让我主刀。今天周五,我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外科门诊,这里已经有不少病人在等待了。西迪的病人采取预约制,所以大多来的比较早,因为外科医生不会一直在门诊等着,看完预约的患者就离开了。这一点和国内不一样,国内安排的门诊医生就一直坐门诊,哪怕没有病人也得守住,在这里,看完门诊预约病人,还需要去住院部查房,然后做手术。这里没有叫号系统,每个诊室都会有一至两名护士协助登记门诊日志,叫号,然后进行初步问诊,大部分患者只会阿拉伯语,并不懂外语,所以护士还冲当了翻译的功能,用我能懂的法语告诉我患者的诉求,以及她作为护士的初步诊断。这里外科管辖的范围和国内也不太一样,我所在的科室是普外科,但是除了肝胆、胃肠疝、肛肠专业外,我们还需要处理糖尿病病足的截肢手术,还有就是胸外科部分疾病比如肋骨骨折,而相反,在国内普外科管辖的甲状腺乳腺外科这里则不属于我科。这里的病种比较单一,大多都是胆囊结石,各种疝,肛门疾病等,因为语言的问题,为了确保沟通的准确,我都会认真核对。遇到复杂的或者有较多合并症的患者,则需要请示主任,主任一般会开具介绍信转院到首都。
门诊结束后,我便来到了外科住院部。外科查房主要是查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和患者的感受、饮食起居与自理能力,通常不会太久,遇到复杂的病情,除了病房查看后,同事们还会在办公室一起讨论进一步治疗方案。国内除了偶尔主任大查房外,是医生和护士分开查房,这里每天都是医生和护士一起查房,然后边查边下医嘱,护士能很好的知道医生的下一步的计划。病人的依从性也还好,都很信任医生,非常相信医师的决定。
查房后,就是每天的手术时间,这里每天只有一个麻醉医师值班,却有三个手术区,分别是中心手术室,妇产科手术室,骨科手术室,麻醉师需要来回穿梭,所以手术需要等待。今天主任给我安排了两台复发的藏毛窦手术和一台复杂的肛瘘。第一台藏毛窦患者是一个17岁的女生,3个月前在苏塞做了一次藏毛窦的手术,但切口一直未愈合,而且反复感染伴有疼痛渗液,因为恐惧手术,在门诊反复要求保守治疗,经过较长时间的抗感染、换药治疗,患者切口疼痛仍然明显,后来在我的反复鼓励下终于愿意再次手术。术后半个月复查时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患者妈妈牵着我的手吻了一下,嘴里不停的说着谢谢,这让我想起了老师的教导:“做最好的手术,是给患者最好的礼物。”第三台肛瘘患者,也曾在当地经历过两次手术,可惜均未能痊愈,主任和同事观看了我的手术过程,纷纷表示肯定。三个手术患者随访半月均恢复良好。
回顾这一天的工作成果与收获,我深感自豪。同事们的肯定和患者的笑容与感激之情,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我深知,作为医者,我的责任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要传递希望与关爱。因此,在诊疗过程中,我始终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我努力用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我还积极普及医疗知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我将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真谛,为国际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hc.jiangxi.gov.cn/art/2024/7/31/art_38097_49689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