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唤醒沉睡的卫生院手术室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4-11-18
特约记者 姚秀秀 通讯员 郭洪福
日前,因患化脓性阑尾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靖石乡的一名11岁男孩在家门口的乡卫生院顺利接受了阑尾切除手术。
“在家门口就把手术做了,没有耽误孩子功课,还省了不少钱。”男孩的家长说。
“如果在县城医院,由于收费标准和报销政策不同,这样的阑尾炎手术,医保结算后自付费用会比较多。”主刀医师叶志军算了一笔账。
男孩的这次就医经历,得益于该县医疗人才资源下沉带来的基层医疗尤其是外科服务能力的提档升级。随着该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加速构建,和靖石乡卫生院一样,该县不少卫生院手术室从沉寂到苏醒,重焕生机。
“因外科人才紧缺,很多常见的下腹部手术无法开展。一个好端端的手术室沉睡了五六年之久。”靖石乡卫生院院长王东回顾3年前到任伊始发现手术室闲置的情形,十分痛惜,表示“场地、设备、器械基本上都有,就是做不了手术”。据悉,这间手术室始建于2009年,曾经接诊过大量的普外科、骨科等手术患者,但之后受人才调整等影响渐渐沉寂下来。
今年1月,根据全县统一安排和个人志愿,于都县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主治医师叶志军被下派到靖石乡卫生院担任副院长,进行为期一年的业务帮扶。上任后,叶志军发现,卫生院外科未单独成科,没有专职手术护士,只有一名外科医师,外科团队欠缺,手术流程不畅,加之部分设备陈旧,以致手术室闲置多年近乎沉睡。不少手术患者不得不到百里之外的县城医院就医,算上往返的各种开销,就医费用噌噌往上涨。
“刚来时,这边能开展的外科手术不多,仅限于清创缝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等。”叶志军说,他下决心要唤醒这间沉睡多年的手术室,希望这一年的下派,能不虚此行。
说干就干。叶志军着手组建外科,开设外科门诊。为形成相对固定的外科及手术室团队,叶志军根据乡镇疾病谱及手术需求,多方沟通协调选派2名卫生院医生到县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外科基础及院前急救知识,安排2名护士到县医院消毒供应室、手术室进修;添置可移动无影灯、电刀、电钻、可吸收缝线、切口贴、肛窥等设备,并根据防院感要求更换手术室感应门,马不停蹄对手术室进行改造升级。
半年多来,叶志军主刀或指导开展手术已超过100例。目前,靖石乡卫生院可开展择期与急诊手术,诊疗得到规范,手术患者数量持续增长。
在叶志军的手把手带教下,跟师学习的外科执业医师邱福宝如今已经能够独立开展浅表肿物切除术,而在一年前他还是一名外科“小白”。“术前准备、医患交流的方式和方法、术中的专业技术和人文关怀、术后患者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技术都得到极大提高,对围手术期的治疗也更加专业规范。”邱福宝说。
因帮扶成绩优异,叶志军今年7月在全县下派副院长绩效考核中获评全县第一。“接下来,将继续选派人员到县级医院进修,同时适度扩大外科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病种,拓展新技术、新项目。”谈到下一步帮扶计划,叶志军踌躇满志,“希望带好队伍,真正把技术留下来,同时参照县人民医院门诊手术室的标准再次升级改造卫生院手术室,让这间已复苏的手术室更加温馨、智能。”
据介绍,截至目前,该县累计选派27名县级医疗卫生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担任副院长进行驻点帮扶,学科专业涵盖外科、内科、儿科、五官科、中医科、针灸康复科、麻醉科、检验科、预防医学科、皮肤科等。
“根据乡镇常见病多发病情形,特别注重选派外科、中医科人才下沉到乡镇,以不断满足居民的治疗和康复需求。”该县卫生健康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原文链接:http://hc.jiangxi.gov.cn/art/2024/10/21/art_38023_50379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健康报]向新 向质 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