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蜀山区“量力而行”拧紧知识产权“金钥匙”激活发展新引擎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4-08-03
今年,合肥市蜀山区从做好专利、商标、商业秘密保护等服务入手,积极优化知识产权发展大环境,不断激活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1-6月,专利授权量达2677件,居全省第五;发明专利授权量993件,位居全省第四。目前全区有效发明专利量共计8200件,同比增长23.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4.21件。
一是控变量,强化威慑力。组织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推进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领域执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知识产权,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上半年,立案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4起,查扣商标侵权案件141件,收缴外包装箱180个,假冒“双汇”火腿肠90件。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查处商标、专利案件16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机制,设置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2个、节点1个,处置诉前调解案件21件。
二是促增量,增强硬实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知识产权产出和转化的主体。蜀山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强企行动,大幅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效率,通过“普惠服务+重点培育”支持有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速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集聚,打造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截至目前,全区现有中国专利奖7件、中国驰名商标5件、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件,安徽省专利奖20件、商标品牌示范企业20家、皖美品牌示范企业7家。合肥万象城入选全省唯一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对象名单。
三是稳存量,提升竞争力。制定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高价值专利与企业精准对接,打通从基础研究到高价值专利转化渠道。截至目前,自主研发的蜀山区知识产权转化运营服务平台已顺利上线运行,2343件高价值专利正在推进转化运用中;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沉睡”存量专利2567件,成功助企运用17件商标、专利获质押融资4420万元,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原文链接:https://amr.ah.gov.cn/xwdt/dszc/1495412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